复工复产满月,“产能奋力爬坡”的上海车企交出这份“成绩单”
图源:东方IC 如果不是复工复产奋力疫情,四、满月五月本是产能出份成绩新款汽车发布和销售的“黄金期”,但疫情带来的爬坡不可抗力、滞留的上单零部件、封闭的海车厂房、安静的企交流水线……“寒冬”突袭车企。 5月19日举行的复工复产奋力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满月上海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取得阶段性成效,产能出份成绩链式复工带动、爬坡支撑了上海、上单长三角乃至全国相关产业的海车持续平稳运行。 以点带链、企交以链带面,复工复产奋力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四家整车企业全面复工,脚步不断加快。相比一个多月前,车企正在恢复“活力”。 4月中旬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以来,员工陆续返厂、物流不断加快、流水线再次启动、整车陆续下线……车企正在“跑”起来。 产能爬坡20% 汽车行业的复工复产“号角”吹响了一个月。 《IT时报》记者从上汽集团了解到,4月18日,上汽集团在临港乘用车基地开启了复工复产压力测试,第二天,压力测试开启后的首台车就下线了,截至5月9日,已有包括智己、飞凡、荣威、MG名爵四个品牌在内的3500余辆整车陆续下线。 在上汽临港乘用车基地,现在有4000余名员工驻守在基地,计划采取单班工作制。“发动机厂员工及相关方的人数达491人,可满足发动机单班生产需求,可达近800台发动机。”荣威汽车相关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 在此前进行的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中,上汽临港乘用车基地整体测试了人员保障、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疫措施等方面,对复工人员返岗通勤服务能力、供应链能力、安全生产、物料运输、厂内防疫管控等工作进行了详细排摸和准备,充分验证复工复产条件。 在特斯拉上海临港超级工厂,8000多名员工从4月19日起开启吃住在工厂的闭关模式。特斯拉超级工厂生产制造高级总监宋钢此前向媒体表示,与特斯拉同步,上海市内的许多特斯拉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复工。 “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很多零部件是通用的,在零部件吃紧的情况下,特斯拉优先生产售价更高的Model Y,目前一天生产约500~600辆,不过相较正常时期一天超过2000辆的产能,还有一定差距。”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IT时报》记者表示。 上海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在5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特斯拉上海临港超级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45%,临港汽车产业链的配套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50%左右。 疫情之下的上海车企正在走“爬坡”之路。张翔分析,复工复产一个多月来,上海车企整体产能大约恢复了20%左右,“数据统计,上海每天约有2000辆车下线,去年一天下线车辆9400多辆,预计6月中旬之后能恢复正常产能”。 供应链挑战风险仍在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上海车企不仅要满足防疫封控要求,在复产方面,也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原材料价格、运费暴涨,零部件供应跟不上,物流中断,让车企“停摆”。对车企来说,复工复产不单单是单打独斗,还取决于零部件库存以及物流供应链是否畅通。 如今,车企依然面对零部件和物流之痛。 上汽临港基地排摸了近400家供应商,对供应商的产能、库存、原材料等进行了全面摸底,关注下级供应商的人员动态和生产情况,尽可能协助支持下级供应商。 “供应商在想办法确保封闭式生产的人员储备,同时,我们也正在争取尽快打通跨省市通行的绿色通道,尽早缓解供应链和物流的压力。”上汽集团相关人士表示。 所谓供应链,如果形不成“链条”,都会影响最终产出。 车企的上下游供应商有1000多家,全国核心汽车零部件大供应商中九成总部在上海,包括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等全球知名企业。 “运输可能是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此前政府开了一批白名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但还没有完全恢复。”荣威汽车相关人士坦言。 目前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都设有中转站,运输车辆到了中转站后接受检查,挂车松开、更换司机,对运输来说,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物流的效率和速度也影响着车企的生产交付和销售。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信息,Model Y交付周期为10-14周,而Model 3的交付周期则达到了20-24周,等待长达半年。 最新的消息是,特斯拉上海工厂计划从5月24日起将日产能翻番至2600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该复产日期已两度推迟,遇到的问题包括工人不足、闭环生产条件、零部件供应等。 “生产物料和零部件不足,生产线就无法开足,预计产能进一步恢复之后,车企会‘加班加点’,尽力弥补上半年的产能损失。”张翔说。 销量要追回全年目标 对车企来说,这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无论是停产期还是复工期,都是煎熬。 根据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发布的消息,4月,全市经销商因封控几乎都处于停业的状态,整个汽车销售行业均进入了运营困难的艰苦阶段,全月汽车实际销售基本为零。 面对这样的形势,车企也要自救,上汽荣威推出了在线VR智能展厅看车、预约上门试乘试驾、宅捷修等服务,用户可在线看车、选车。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各品牌也在抢抓销售窗口期,弥补损失的产销量,相信还是有望追回全年预期目标。”荣威相关人士表示。 张翔估计,接下去政府会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提振消费者信心。 相比之下,出口受疫情影响较小,基本维持正常水平。 5月11日,装载4767辆特斯拉电动车的“格罗壮丽号”滚转轮船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发,驶往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几天后,又有一辆装满4000多辆特斯拉电动车的整船运往欧洲,两批总共出口约9000辆特斯拉;上汽集团也出口了1.5万辆整车,以名爵为主。 好在各方都在助力汽车制造等全产业链,上海海关为汽车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全产业链开通“绿色通道”,将便利化措施的惠及范围从重点企业扩大至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商品覆盖面从制成品扩大至原材料、中间品及相关制造设备;4月11日,工信部正式上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通过平台可对复工复产、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交流信息,建立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问题诉求与反馈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疫情,让很多企业学会以“战备状态”去应对危机,在提高效率和保障供应之间取得平衡。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如何优化供应链体系,建立库存预警机制以及如何预防因个别供应商停产造成整个生产体系停工现象的发生,将成为整车制造企业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记者/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郝俊慧 挨踢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工银文体产业A:袁芳突然离任,要赎回基金吗?
- 北约成员国已正式同意邀请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
- 快讯:机器人概念板块持续活跃 巨轮智能6连板
- 阳光城回复问询函:“西安上林雅苑”进展缓慢,所需资金超出公司负担
- 确保市场主体各项税费政策红利应享尽享!龚正今天在上海市税务局调研
- 国家发改委:加快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 首次将“非法捕鱼”写入国家安全备忘录,白宫又找借口针对中国
- 行程卡“摘星”意味着什么?跨省流动门槛会降低吗?专家解读
- 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保险行业正处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发展期
- 【教育有料】双减“回头看”进展:发现问题机构3743个,94%已整改
- 英国议会开始调查首相约翰逊是否在违规聚会问题上误导议会
- 军校招生有内部指标?这些套路,千万别信
- 「房价过低不利于年轻人奋斗」是经济学家倪鹏飞说的吗?
- “中美贸易现状比新闻头条说的要好”
- 拜登宣布美军增兵欧洲:前沿指挥部驻扎波兰、两个F-35中队部署英国…
- 医药股集体回调,诺辉健康、嘉和生物跌超7%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
- 奥纬论坛:全球共享汽车与自行车等收入到2030年或增长40%
- 国际救援组织:世界面临“饥饿危机” 七国集团未必能拨款救急
- 中国贸促会: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外资在华投资决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消息称SpaceX进行新一轮7.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1370亿美元
- 《中国金融》|高迎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金融力量
-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资本市场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新年前后共15家车企官宣涨价 “后补贴时代”市场反应大相径庭
- 国美零售债转股:4亿港元换10%股权,黄光裕持股将降至19.33%
- 天府可乐被申请破产清算? 回应:破产的是老企业,新公司经营正常
- 中汽协公布2022年1-11月轿车品牌销量排名,五菱宏光mini居首
- 跌超90%!买了这类股票,还有机会翻盘吗?
- A股2022年IPO盘点:428家公司上市,总募资近6000亿元,北上深IPO数量高居前三
- 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中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要尽最大可能稳产、扩产